医院动态
双镜合璧 总医院胸外科和消化内科运用“胸腔镜+胃镜”切除一超重患者巨大食管平滑肌瘤
近日,胸外科联合消化内科、麻醉科创新术式,解决难题,成功为一名青年男性患者(体重250斤)实施了巨大食管肿瘤切除。手术耗时1个多小时,仅通过三个1-3cm的切口即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出血极少,目前患者已痊愈出院。
该患者无意间发现后纵膈巨大肿物,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后,陈应泰主任判断为“食管平滑肌瘤”,患者情况极为复杂,本身高度肥胖,术区脂肪组织多,手术暴露困难,肿瘤长达8cm,像爪子一样从左右前三个方向包绕食管,压迫左侧主支气管、挤压胸主动脉。
临床上偏向一侧并且小于5cm的绝大多数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在我院救治都不用再忍受开胸手术的创伤和痛苦,而可以通过胸腔镜微创切除,但是由于该患者的情况过于复杂,如果采用常规胸腔镜下剥除肿瘤,术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食管黏膜破损,影响病人术后康复;严重的话甚至可能需要进行食管切除,将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及后续治疗。如果直接选择常规开胸手术,需要打开20公分长的胸壁切口,破坏胸壁肌肉,甚至切断肋骨,创伤很大。
有什么办法既能完整切除肿瘤又能保证不损伤食管呢?陈应泰主任通过深思熟虑,认为胸腔镜下手术避免损伤食管黏膜的关键在于找到食管黏膜的边界,如果能清晰地“看”到食管黏膜的“边界”,就可以避免损伤。陈应泰主任决定术中请消化内科邸雅南主任帮助,在常规的胸腔镜操作中加入胃镜,通过胃镜在患者食管内观察,协助寻找切入点并在食管内充气,这样手术医生就能清晰地看到食管黏膜和肿瘤之间的“边界”,使在不损伤食管黏膜的前提下切除肿瘤。
手术由陈应泰主任主刀,他在胸腔镜下切开患者食管肌层。果然如术前所预料,肿瘤呈“生姜状”紧紧抓住食管,与粘膜紧紧地粘连在一起,无法分辨。这时,一旁协助的邸雅南主任通过胃镜向患者食管内充气,随即食管黏膜与肿瘤分离,陈应泰主任随即迅速、准确地完整切除了肿块。之后,邸雅南主任再次通过食管内镜向患者食管腔内注入空气,协助外科医生确认黏膜完好无缺损,充分保障了手术安全。整个手术历时一个小时顺利完成,术后病理诊断确认肿块为食管平滑肌瘤。术后当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动,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据陈应泰主任介绍,食管平滑肌瘤发病占食管肿瘤的0.5-0.8%,是一类罕见的肿瘤疾病,但也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占食管良性肿瘤的70-80%。一般情况下,通过根治性手术都能完全治愈,极少出现复发转移。最早的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是通过15-20cm的常规开胸切口下完成的。创伤较大,不利于术后快速康复。近年来,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可采用胸腔镜进行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不过,术中准确定位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位于胸中上段食管、纵隔深部的平滑肌瘤,常常需要扩大切口,由外科医生进行徒手触诊探查才能较好确定切除范围。有时,由于食管创面较大,为了防止术后食管缺血坏死,甚至不得已实施部分食管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