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决战时刻 北京航天总医院砥砺前行(五)
总医院人在行动
一路砥砺前行
近期,新冠病毒来势汹汹,患者急剧增多,医务人员确诊数量与日俱增,截至目前,北京航天总医院已有85%以上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医院面临着医务人员剧减,患者陡增的严峻形势。北京航天总医院党委班子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号召全院广大医务人员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全力做好当前形势下各项医疗服务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最大程度保障就医秩序安全有序。
“白衣天使”轻伤不下火线,有的核酸阳性症状减轻后立即返岗接替新倒下的战友,有的始终带病坚守.....
01 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医务处负重前行
医务处
上传下达协调医疗资源、扩充急诊力量、保证高压运行下的医疗安全已成为当前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医务处和门诊部及医患关系办公室不仅肩负着医务管理相关工作,还承担着医疗救治协调等多项重任。
面对新冠病毒感染对医院的巨大冲击,医务处处长吴晓感染新冠后没有丝毫休息,一直在坚持,他说:“自己不能‘停摆’,医务处也不能‘停摆’,医务工作与临床一线同频共振,才能打赢这一仗。”坐不住、停不下、大脑时刻高速运转,吴晓处长除了去急诊科上下午实地巡查,几乎每天接打电话都超过12个小时。目前正是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每晚九点半准时召开的上级会议都会有新的指示,吴晓处长自己先认真学习领会,与院领导一起对整个工作进行部署组织传达、细化落实。
在他的带领下,医务处与一线医护人员紧密联系,吴晓处长每天上下午都带领医务处救治工作专项负责人王勇到急诊现场去查看,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急诊科主任叶丹、孙艳艳护士长沟通、处理,充分了解急诊科满负荷运转的困难,他积极对接上级争取急救床支持、转诊转运、调配医生支援急诊,协调科室收治急诊患者等。
医务处坚决落实医院“不打糊涂仗,全院一盘棋”的要求,合理调配资源,整合部分科室,充实急诊、呼吸科会诊专家力量……“特殊时期,请广大市民朋友多多理解和体谅医护人员,我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吴晓处长说。
02 通力合作 紧急救治急症患者
耳鼻喉
12月22日夜间,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孙中武主任从睡梦中惊醒,一位蝶窦炎术后3周新冠阳性患者,出现鼻腔急性大出血,患者情绪非常紧张。孙主任细心询问病情并安慰患者情绪,建议就近到某医院耳鼻喉科急诊就诊。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再次联系孙主任,孙主任和主治医师电话沟通,高度怀疑蝶腭动脉大出血,需紧急给予左侧鼻腔蝶窦前壁填塞压迫止血并给予补液,急诊手术探查止血。因疫情影响,某医院无法住院紧急手术。第二天上午患者来到我院,面色苍白,精神萎靡,鼻腔仍有少许渗血并发烧。因患者为新冠阳性患者,经孙主任与麻醉科多次沟通后,同意患者急诊入院手术。紧急情况下,病房、麻醉科、手术室通力合作,在最短时间内安排患者全麻下手术。术中见患者蝶窦术区蝶腭动脉分支急性出血,出血如泉涌,情况紧张万分,在孙中武主任和姚海波医生的配合下动脉电凝止血,最终止血成功。术后给予补液等对症治疗,患者顺利出院。患者及家属对这次诊疗过程表示非常满意,对孙主任和姚大夫以及相关医护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新冠疫情特殊时期,孙中武主任、姚海波医生新冠阳性后身体还未完全恢复,病房、手术室、麻醉科医护也冒着再次被感染的风险,为新冠阳性患者顺利完成一次急诊手术。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凭借熟练的医疗技术,为急症患者解除了疾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
致可敬的你们
你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在危难时期的挺身而出的坚守。你们穿上白衣是雷厉风行的医者,脱掉行头,倒在床上就是爬不起来瑟瑟发抖的病人。“救死扶伤”是你们坚定的信念和毕生的使命。在疫情面前,他们用生命与热血,用职责和担当,推动着医者的风帆,践行着白衣天使的诺言。
辛苦了,这个时代最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