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通力合作、精准诊疗—总医院开展一例复杂Ⅲ期肺癌MDT会诊
对于患者而言,复杂、疑难、重症、罕见病就相当于在漫漫求医路上寻找点点微光,他们可能几经周折又或已是连连碰壁,逐光前行的路上更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的细心守护。
近期,我院胸外科收治了一位64岁男性患者刘某某,因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寒战、发热,最高体温39℃,患者和家属先后辗转于北京各大医院,均考虑为肺部感染,常规退热抗炎治疗后未见好转,经朋友介绍,患者满怀希望来到我院胸外科就诊。入院后患者仍持续发热,肺部增强CT提示左肺上叶巨大占位,强化不均匀,存在坏死,支气管截断。查房过程中,主管医生李凤卫向陈应泰副院长及其他医生们汇报了患者的基本病情,患者初步临床诊断为肺癌,感染可能是其合并症,当务之急应尽早安排气管镜检查,以明确病理诊断,指导进一步治疗,考虑到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发热情况下进行气管镜检查存在加重感染,出血,并可能导致扩散等多重顾虑,为尽快明确病因,对患者提供及时有效安全的诊治,随即向医务处申请了多学科会诊。
医务处立即启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组织影像科、感染科、呼吸科、胸外科等10余名学科专家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例讨论,联合会诊由陈应泰副院长主持,经过各学科专家们的全面分析和激烈讨论,一致认为患者诊断肺癌的可能性较大,感染可能是合并症,先给予抗炎治疗;同时专家们认为,发热虽有风险但不是手术绝对禁忌,在做好充足的准备后立即安排气管镜检查,以尽早为患者明确病原及病理检查。
会上,医务处吴晓主任指出,III期肺癌多学科会诊是我院本年度学科建设重要的一环,内外影像科密切配合,使得晚期肿瘤病人的复杂病情得到更充分的剖析,治疗方案也博取众家之长,内外配合,充分满足了患者的医疗需求,也有利于科室间知识经验的交流,促进了院内医疗资源的整合,希望相关科室能尽早落实讨论意见,及时反馈结果。
陈应泰副院长在最后总结讲话中强调,MDT诊疗模式不仅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了科室间的沟通与协作,提升了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更为患者提供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诊治方案,后续要进一步拓展MDT范围和内涵,将这一诊疗模式常态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