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医院

返回

首页 >>新闻中心 >>患者心声> 正文

新闻中心

患者心声

耋耄老人心欲绝 杏林医生解沉疴





耋耄老人心欲绝  杏林医生解沉疴

2013年7月20日,北京航天总医院政工处接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这封感谢信不是患者送来的,而是从北京市卫生局转来的。根据感谢信我们联系到这位中国航天建设有限公司的退休职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2013年5月,一位81岁高龄男性患者,辗转来到北京航天总医院,此时他已被病魔缠身长达十年之久,除了有糖尿病、肾病、类风湿等基础病以外,最严重的是老人长期前胸后背剧烈疼痛,伴有严重憋喘的症状,甚至发展到无力行走。夜晚睡觉时常常在睡着后10分钟就从剧烈的疼痛中醒来,天天如此,痛苦不堪,曾使用过止疼片、强痛定、吗啡仍然无济于事,为此,老人曾经不止一次有过想要自杀的念头。

老人曾先后在北京协和、解放军301医院、北大医院等十几家三甲医院就诊,多数诊断为冠心病、哮喘病、老年躯体性精神障碍等病,几经治疗不见好转,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后经人介绍来到总医院血管外科就诊。张成超博士接待了这位老人,在为老人进行了初步的检查后,张博士即判断老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极容易误诊为冠心病和哮喘。

进一步的检查确认了张博士的判断,老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及食管裂孔疝。通常食管裂孔疝大小也就在3-4cm,6cm的食管裂孔疝已经非常大了,而此患者已达到8cm,这种情况非常罕见,病人的痛苦不言自喻。

尽管已经确诊,但张博士身上的压力并不轻松,患者需要做一系列复杂的手术,一方面手术部位毗邻心脏、肝脏、脾脏、胸腹主动脉等多个重要脏器,需要有精湛手术技术;另一方面,手术虽然能够解除患者的病痛,但是由于老人年龄大、体质弱、基础病多,手术风险非常大。

当老人知道自己的病痛有可能解除时,握着张成超的手说:“大夫的话给了我信心,给了我想活下去欲望,我看这个病在北京各大医院看了10年,转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了航天总医院,现在我把命交给你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成超博士通过邮件与远在美国的导师汪忠镐院士取得联系,汇报了患者的病情。汪忠镐院士是国内胃食管反流病及食管裂孔疝治疗方面的先行者,曾领衔创立了二炮总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胃食管反流病及食管裂孔疝学科专业。汪院士仔细阅读了该患者的检查结果,肯定了诊疗方案,并表示如果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可以亲自来进行会诊。导师的答复为张博士和科室增添了信心。

在吴继东主任的主持下,张博士联合普外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以及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专家对患者进行了术前会诊,全面分析了患者的病情,详细讨论了手术方案,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做了预案,对手术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了周密的部署。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手术最终非常成功,现在,老人终于能够睡上一个安稳觉了,老人的家属对我们说,“以前总有人对我们说航天总医院不好千万不要去!现在我要对他们说,有病一定要到航天总医院!”

对于手术的风险张成超博士这样说:“只要有一线希望,不管千难万阻,都要挽救患者的生命。”当前,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我院的血管外科却能与病人做到有效的沟通,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营造和睦、融洽、相互理解的氛围,让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政工处

2013.07




相关医生: 相关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