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技术创新|精准破局阿尔茨海默病——北京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认知中心开启“早诊早治”新时代
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北京航天总医院认知中心在我院王海鹏教授领衔的神经内科认知团队推动下,构建“生物标记物精准诊断+靶向药物治疗+全程康复管理”的全链条诊疗体系,为AD患者提供从筛查到康复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对抗认知衰退!
精准诊断
锁定“生物密码”
传统AD诊断依赖症状观察,易漏诊误诊。北京航天总医院认知中心依托国际前沿技术,通过生物标记物检测,精准识别疾病本质:
1. 生物标志物检测:脑脊液检测定量分析Aβ42、tau蛋白等关键指标,以及血浆生物标志物包括 ptau181、ptau217 等;
2.PET-CT影像:直观显示 Aβ、tau 蛋白沉积,定位脑区病变;
3. 基因筛查:评估APOE-ε4等遗传风险,为高危人群提供预警。
4.全套认知测评:MMSE、MoCA,ADAS-cog等标准化认知测评进行精准评估。
通过精准分型,团队为认知障碍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路径。
靶向治疗
联袂狙击β淀粉样蛋白
针对AD核心病理机制,中心已开展两种国际创新药物临床应用:
1. 仑卡奈单抗(Lecanemab)
作用机制:靶向清除β淀粉样蛋白斑块,延缓早期AD患者认知下降;
2. 多奈单抗(Donanemab)
作用机制:特异性结合已沉积的β淀粉样蛋白,快速清除脑内斑块;
两种药物均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中心通过多学科会诊确保用药安全性与疗效最大化。
我院开展的常规抗痴呆药物治疗方案
1. 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
作用机制:抑制乙酰胆碱降解,提升脑内神经递质水平
2. NMDA受体拮抗剂:盐酸美金刚
作用机制:调节谷氨酸能神经传递,改善神经元存活
3. 创新机制药物:甘露特钠(九期一)
作用机制:靶向脑肠轴,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减轻神经炎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银杏叶、中医针灸等与医药结合进行治疗
全程康复:从医院到家庭的认知守护
除了药物治疗,中心多年来持续开展“院内-居家”双轨康复模式:
1.院内强化训练: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等非药物干预;
2.居家康复方案:定制记忆训练工具、家属协作护理指导,融入日常生活场景;
3.心理支持:专设AD医患互助小组,缓解患者焦虑与家庭照护压力。
专家之声:科技与人文并重的AD防治体系
王海鹏教授表示:“AD防治需打破单一药物依赖。我们以生物标记物为‘路标’,以靶向药为‘武器’,以康复为‘纽带’,多维度延缓疾病进程,守护患者尊严与生活质量。”
未来方向:打造区域性认知健康网络
中心计划联合社区医院推广AD早期筛查,并建立疗效追踪数据库,推动中国AD诊疗标准优化。同时,探索远程居家认知评估技术,惠及更多行动不便患者。
北京航天总医院认知中心以精准医疗为盾,以创新药物为矛,以康复关怀为翼,重新定义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范式。
如需咨询AD筛查或治疗,可拨打热线 010-68383787 或前往北京航天总医院公众号预约认知评估专号。
认知门诊
王海鹏主任医师
周四上午
王英鹏主任医师
周一、周二、周三上午
袁丹副主任医师
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