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润心故事|聆听医患故事 共绘温情篇章——与血压赛跑的爱心接力
清晨的体检中心,电子血压计“嘀”的一声,护士李长红的目光瞬间凝固——70/47mmHg!她心头一紧,起身向前,确认测量姿势无误后,关切的问:“您头晕吗?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
对面,一位高个子大叔,微微缩着肩。洗得发白的夹克空荡荡的挂在身上。他缓缓摇头:“早上没吃饭,可能是饿的。”李长红却不敢大意,麻利地换另一只手臂测量。间隙里,她仔细打量:大叔面色暗黄,嘴唇毫无血色,眼角的红血丝,写满了疲惫。数字再次跳动——75/47!依旧低得让人揪心!
“情况不对!”李长红立刻呼叫主检医生。问诊时,大叔总是下意识的拢拢衣襟,像是怕冷风灌入。提及家属,他眼帘低垂,声音压得很低:“孩子在外地,老伴生病了,我可能是…太累了。”董大夫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嘱咐密切观察。
十分钟后,李长红护送大叔到前台。护士陈绿眼疾手快,检查顺序瞬间调整!一条“特殊关照”的指令,通过耳麦迅速传递——爱心接力,正式启动!
导检护士刘威接过重任:“大叔,跟我来,咱们优先!”采血室,护士轻轻松开止血带,拔针后多按了一会,柔声叮嘱:“别急,慢慢起,防头晕。”B超室,医生格外仔细:“做完多躺一分钟,我扶您!”每到一处,关切的声音如影随形:“有不舒服,随时说!”刘威一路指引,频频回望,确认大叔脚步稳当才放心。
餐饮区的小米粥热气腾腾。陈绿帮着端到桌上:“大叔,快趁热吃!加了糖,补补力气!”大叔捧着温热的粥碗,热气熏得眼眶微潮。这时,他才发觉,从清晨到现在,身边始终有人默默守护。没人催他“快点”,反而都在劝他“慢点”。餐后复测血压——80/50。仍处于低血压状态。“我真没事,血压常年就有点偏低。”大叔反倒安慰起我们来
体检结束,大叔刚迈出大门。护士张帆追了上来:“大叔,您怎么回去?”大叔晃了晃手里的钥匙,挤出笑容:“骑摩托!我已经没事啦!”张帆却发现:他的鬓角挂着冷汗,正顺着发际往下滑落!那强撑的笑容背后,隐藏了多少身不由己的硬扛啊?想到那危险的血压值,张帆的心猛地悬起!“骑车风大!您血压不稳,路上头晕怎么办?”大叔一愣,似乎没想到这点“小事”也有人记挂:“那…我慢点骑。”“不行!”张帆说话的同时动作更快——一把夺过车钥匙!“我给您叫车!”
“真不用!老伴还等我做饭呢!”大叔急了,说着就要往外冲。张帆寸步不让!五分钟后,出租车停到了体检中心大门口。大叔执意要付车钱,张帆笑着搪塞:“到了再说!”她细心拉开车门,等大叔坐稳,才轻轻关上。又特意嘱咐司机:“师傅,到了麻烦给我个电话!”出租车远去,张帆站在原地,挥手目送。
下午三点,董大夫准时拨通了大叔的电话:“大叔,感觉怎么样?”大叔笑着:“挺好,刚睡醒。”“记得要按时吃饭,别再熬夜了!明早再来测个血压!”董大夫细细叮嘱后才放心挂断。
傍晚,那个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门口!换了干净的夹克,脸色亮堂了许多,只是眼角的红血丝仍未褪尽。他手捧鲜花,怀抱锦旗。李长红惊喜迎上:“您怎么来了?再测个血压?”这一次,数字稳稳落在100/60!
看着屏幕的数字,大叔眼眶瞬间红了:“昨晚老伴发烧了,我几乎一夜没怎么睡,早上骑摩托车赶过来…其实,一路上就有点晕…”他搓着手,声音哽咽:“要不是你们,我可能...可能真的就倒下了…谢谢!真的谢谢你们了!
夕阳的余辉温柔地洒在护士们的白衣上。望着大叔远去的背影,李长红想起护士长常说的话:“咱们多操一份心,他们就少一份险。”
是啊,每天哪有那么多惊天动地事?不过是把每一个“可能”放在心上,把每一次“还好”当成“不够好”。血压计能测出冰冷的数字,却量不出流程以外,那些滚烫的牵挂——是换臂复测的严谨,是优先通道的果断,是目送出租车时的久久伫立,是电话那头放心不下的再三叮咛……
这些细碎的瞬间,如同点点星火,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它们让“一切为了大众健康”这八个字,不只写在墙上,更是刻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原来,最好的体检,不仅是精准的数据,更是那些带着温度的声音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