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医院

返回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正文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不容忽视的肺小结节

发布时间:2019-09-29 10:26:25

经常会有朋友在健康体检时被告知体内有一个“肺结节”或“肺内小结节”。自然而然的以“肺结节”或“肺内小结节”为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跳出来的页面里往往多个“肺癌”充斥其中。难免让人则惊慌失措,顿时感觉个人生活乃至整个家庭都像蒙上了一层阴影。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这些偶然发现的肺内小结节病变?进一步发现之后又应如何处理呢?面对这些问题,很多朋友感到十分迷茫。为此专家提醒,肺内结节,不容忽视。

微信图片_20191122102440.jpg

肺内小结节是一个影像学概念,指的是CT上正常肺内组织出现密度增高的3cm以内的类圆形或圆形病变。这类肺内小结节的病理性质多样,良性者包括炎性假瘤、错构瘤、结核瘤等;而恶性者则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同时,一些最初的良性病变,在一定时间之后也有可能转化为恶性。

据人群大样本统计,直径大于1cm的肺内单发小结节,恶性病变占到一半以上,即使直径小于1cm的微小结节,恶性病变也占到1/3强。肺部微小结节的临床与最终病理诊断之间的误诊率达1/3(34.7%),而肺部微小结节的误诊率更是高达2/3(62.9%)。

传统上,单纯的影像学检查难以获取明确病理诊断,而积极的开胸探查手术又创伤巨大,令人难以接受,因而目前绝大多数肺部微小结节患者都选择定期复查。这种方法最大的“利”在于避免了手术创伤,但同时“弊”也显而易见:每隔数月即要进行肿瘤标记物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平均每月医疗费用数百至数千元,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带来明显的经济负担。

微信图片_20191122102444.png

“身体内有一个性质不明的肿瘤,一旦恶变后果不堪”,因发现肺部微小结节而处在观察期内的患者往往有此类心理负担,严重影响着患者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再则,如果该病灶确为恶性病变,则随访的数月时间会否令患者丧失宝贵的早期手术时机,影响患者的预后,难以明确。

要知道,早期肺癌治疗的5年生存率(肿瘤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达到70%-80%,而晚期肺癌则在10%以下。

微信图片_20191122102447.jpg

近20年来,电视胸腔镜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发展和普及,已经发展到了单孔胸腔镜时代,通过1个仅2cm左右大小的微创切口,即可完成对肺内结节病灶的全面探查和完整切除。如果是良性病变,在诊治的同时又去除了患者的心头之患,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是恶性病变,则可立即按肺癌根治手术的原则进行治疗,避免了延误。胸腔镜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效果同于传统开胸手术,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肺内(微)小结节病变的诊疗策略。大手术的创伤、病人对于大手术的恐惧、长期随访的风险以及由此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都可迎刃而解。

微信图片_20191122102449.jpg

这些数据和事实告诉我们,为了正确的早期诊治肺部微小结节,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费用负担,减少肺癌的发病率,改善肺癌的治疗效果,通过适当的科普宣教,使人群对体检时无意发现的肺内微小结节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早期诊治是十分必要的;而胸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给肺部微小结节的早期诊治和科普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相关医生: 相关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