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先辈足迹 重走革命道路 续写胜利篇章——药剂科党支部西柏坡党员活动日学习心得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温红色记忆,11月3日下午,药剂科党支部成员赴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重温那段辉煌而厚重的历史记忆,身临其境地感受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是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更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西柏坡,这个地域不大的村庄,却是解放全中国的革命圣地,十几间简陋的农舍,却是引领中国共产党走向全国胜利的指挥中心。“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对西柏坡最深刻也是最贴切的评价。在这里,中共中央曾指挥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三大奠定解放战争胜利的战役,也是在这里,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至今仍不断鞭策和警示全党同志的“两个务必”重要思想。
来到这里,西柏坡不再是历史课本中的一个地名,而是真实的黄泥墙壁、防空洞、平顶房、简陋却整齐的桌椅和床铺,更是“赶考精神”、“两个务必”重要思想和西柏坡精神的最好诠释。
在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人的故居内,面对着一座座黄泥砌成的简陋房屋,身处领导人们曾居住和指挥战斗的房屋内,看着记录当年岁月的照片,和墙上历史留下的印记,体会着当年虽粗茶淡饭,简朴衣装,但内心火热,忠诚执着,虽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但艰苦奋斗,信念坚定的革命精神。正是在这个普通的小山村,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不平凡的辉煌历史,铸造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
随后,我们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我印象最深的是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和意义。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是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至今仍引领全党的“两个务必”重要思想,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西柏坡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在如今的历史条件下,重温“两个务必”,也是在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应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这首民谣中的一句词,是这次学习中对我触动最大的一句话,更是让我热泪盈眶的一片深情。我们党时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和活力,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1949年3月23日,是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日子,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60多年实践后的今天,习近平同志教导我们说:“‘两个务必’的教育还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任务也远未结束。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都要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这场考试的答案一直都没有变,那就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参观老一辈革命领袖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对他们战斗精神和革命信念的实践性学习,让党员同志们对“两个务必”重要思想和西柏坡精神有了更加强化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能够以西柏坡精神激励自己,以“两个务必”重要思想自省自律,以扎实的行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在习近平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不忘初心,续写革命胜利篇章。
(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