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朴善良的勇敢卫士 ——记马庆升难忘的峥嵘岁月
编者按 马庆升,1925年出生,党员,1942年2月参加革命,担任民兵队长; 1943年,在八路军独立大队任侦查员;1945年6月,在太岳军区四分区北独立营;1945年8月,做为独立营侦查员,参加上党战役;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4月渡江战役,时任指导员;之后参加了解放大西北、解放西南、解放华中南等战役,一路打到云南境内。离休前曾任北京航天总医院党委书记。现将马老的口述抗战经历编纂成文字,为大家呈现老一辈为国奉献的峥嵘岁月。
初到马庆升马老家中,早已等候多时的马老笑容可掬地迎上来和我们亲切地握了握手,我们瞬间被他那淳朴的微笑和沧桑的面孔感染,透过他那饱经沧桑的脸,我们不由地联想到在抗日时期一个灵巧矫健的小伙子拿着一杆步枪与敌人周旋时的场景。看着善良淳朴的马老,谁也不会想到,这位一米六几的老人,在战争年代英勇无畏,参加过多次大型战役,立下过赫赫战功。那一枚枚纪念奖章如沉淀的化石,印满了时间的脚印,见证着历史;那一张张荣誉证书如似火骄阳,闪耀着英雄光芒。
如今,马老虽已年过九旬,但依然精神矍铄,只是现在背有些驼,由于得了脑血栓,说话不是很流利。然而,当问起他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往事时,他依旧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涛涛不绝起来。
1942年,刚满18岁的马老加入村里的民兵队,并被推举为队长,就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老马所在的山西晋城地区遭受了日军残酷的扫荡,当时民兵队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抓捕汉奸和游击日本鬼子,以保护共产党员和村民安全。当时民兵队共七个人只有五支枪和几发手榴弹,且子弹非常缺乏。据马老回忆,由于当时民兵队装备落后,不能与日本鬼子正面作战,只能打游击战,利用熟悉的地形地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与鬼子不断周旋,以此扰乱鬼子的行动。
鬼子进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经常在过年和过节时进村搜捕共产党员和掠夺财物。民兵队为保护共产党员和村民安全,在村附近山坡上站岗放哨,鬼子来时,他们点火为号为村里人报信,村里人见到火起,便携带粮食和衣物一起藏起来,经常让鬼子无功而返。那个时候敌我力量相差悬殊,他们只能通过了解敌人的活动动向,避开敌人的进攻。村与村也联合起来,利用山区显著的优势,在高岗等位置,以点燃烽火的方式传递信号,通知其他村子的村民转移,有效地避开了鬼子的扫荡,使鬼子连连扑空,马老回忆说在那些日子里,他们不敢有丝毫放松,每时每刻都处于高度的警戒状态,眼睛时刻盯着鬼子所在的城关方向。
马老回忆说,那个时候由于武器的匮乏,他们将大块的圆滚石头打一个洞,再在中间填放些木炭、火药及导火索,制成石头地雷,鬼子来了,他们声东击西,放几枪通知百姓转移后,利用熟悉地形优势,绕到敌人身后,在鬼子返回的大路边埋上石头雷,等鬼子扑空后气急败坏地往回走,他们就打一个回马枪。马老说他们只打巧仗,不打正面交锋,要蓄积力量,等待时机,准备大反攻。
民兵队曾先后抓捕过多个汉奸。据马老介绍,民兵队抓捕汉奸主要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通过不断侦查,另一个是接收村民的举报。当确定谁是汉奸后,民兵队首先了解清楚汉奸的一举一动和生活习惯,然后制定行动方案,经常在汉奸经常走的路上或经常去的地方如水沟边、山沟里蹲守他们。民兵队十分痛恨汉奸,抓住汉奸后,为了给死去的乡亲们报仇,不经请示,直接将他们枪毙,以绝后患。
其中有两次锄奸经历马老现在还记忆深刻。一次是1942年,马老时任民兵队队长。这一年,马老经常在村附近一带带领民兵队巡逻放哨。有一天,据村民反映,马老村子的隔壁海桃园村有一个汉奸作恶多端,多次带着日本鬼子来村里扫荡,搞得各个村人心惶惶,终日不安。马老带领民兵队暗地里四处探听汉奸个人情况和动向,号召村民们一同暗中搜查汉奸,收集可疑情报。有一天,附近一个村民突然跑过来跟马老说,他们村来了一个人,鬼鬼祟祟地十分可疑,很像海桃园村的那个汉奸,这个汉奸现正在他们村里走来走去不知道在干什么。马老迅速带领三个民兵赶过去。到了这个村子,马老远远发现确实有个人在鬼鬼祟祟地东张西望,看起来这个人好像是在侦查村里的地形,并寻找着什么。稍微走近一看,发现果然是那个汉奸。马老当即命令两个人迂回到汉奸的后方,他带领一个民兵从前方以房屋为掩护偷偷地步步靠近,紧紧盯着汉奸一举一动,想伺机前后包抄,围堵汉奸,并和其他人商量好,等看到马老率先冲出时,大家一拥而上抓汉奸。
谁料其中有一个迂回到汉奸后方的民兵在行动中,被这个汉奸听到了动静,不慎暴露,这个汉奸非常狡猾,扭头看到民兵后,当即撒腿就跑,马老见状,当即一声令下,“追!”大家一起朝着汉奸逃跑的方向追去。就这样,汉奸在前面疯狂地跑,马老带领民兵队后面紧追不舍。马老眼瞅着汉奸就要跑进山沟里躲起来,他对大家说千万别让他跑近山沟里,就不好擒获了。民兵队一直追汉奸追到山沟边上,这个汉奸当时跑不动了,恰巧被山路上的石头绊了个跟头,正当汉奸爬起来继续跑时,马老带领民兵们一拥而上,把汉奸制服,并用绳子把他紧紧地捆起来,并对他进行了简单的审问。此时他们所在的位置太显眼,为防止被坏人发现民兵的行踪,马老带领民兵队压着汉奸穿过一片玉米地,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沟旁。这时马老跟其他三个民兵商量怎么处置这个汉奸。其中一个民兵说把他送到区政府去,让区领导指示怎么处置他。此时,一个名叫郭发顺的民兵说这个汉奸非常机灵狡猾,要是把他送到区政府,万一让汉奸逃脱了,或者区政府由于证据不足把他给放了,他回来肯定还会祸害百姓,而且这个汉奸也知道咱们民兵队,也记住了咱们的样子,肯定会带着鬼子来报复,既然当地百姓都清楚他是汉奸,咱们也知道他作恶多端,并当场抓他个正着,不如直接把他枪毙了得啦。马老说行,这样最好。其他两个民兵也都同意。随即郭发顺用腿把汉奸踹到一边去,拿起枪对着汉奸就开了一枪,马老见汉奸还有气在动,想到汉奸的穷凶恶极,罪恶滔天,当即又愤怒地补了一枪,确认汉奸死后,马老带领民兵队钻入玉米地里,秘密离开了。
在地里干农活的马老的叔叔正好看见了这一幕,等马老带领民兵队走后,马老叔叔好奇的来到这个小山沟边上看了看,发现了这个汉奸已经死在草丛里,看到这汉奸身上的衣服还不错,索性扒下来带回村里,过了几天马老在村里还看到过他叔叔穿着这身衣服。此后,马老带领的民兵对只要抓到汉奸,大部分都不经请示,直接枪毙,以防其祸害百姓。
第二次是马老回忆智擒叛徒的经历。那是在1943年,马老在八路军独立大队当侦查员,大队队长叫王守齐。当时有个叛徒是益城黄村人,原本是独立大队的一员,后来投靠了日本人。由于此人在独立大队干过,对独立大队情况和各村地形非常熟悉,给大队制造过很多麻烦。此人给日本人提供了很多信息,作恶多端。独立大队对他恨之入骨,一直想找机会抓住他,干掉他,因为他的存在将会带来很多队员和无辜村民的牺牲。
有一天,马老正执行侦查任务,突然得到消息,这个叛徒晚上要偷偷回到黄村办婚事。马老当即跑到王队长处报告,一起商量如何捉拿叛徒。当时马老献计,要在婚宴现场布下天罗地网。大致行动计划为马老悄悄溜进婚宴现场,找机会抓这个叛徒,再有几个人守住门口和四周墙根下埋伏,布下天罗地网,一定要抓住叛徒。经过周密部署安排后,大家便出发行动了。马老来到叛徒家门口,看里面婚宴已经开始,现场还算热闹,马老趁婚宴现场大家都在祝贺、互相寒暄、敬酒的时候,偷偷溜进去,找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暗中盯着叛徒的一举一动,等待时机抓他。这个叛徒只顾跟道喜的人说话,放松了警惕,并没有发现马老。过了一会,这个叛徒喝酒喝得有些醉意。马老趁叛徒兴冲冲敬酒的时候,突然从角落里冲出来,一个箭步扑上去,一把将叛徒按倒,这个叛徒当时有些懵和惊慌,但他很快缓过劲来反抗。马老当时没想到这个叛徒身手不错,很有力气。马老虽和他缠斗了一会,但还是让他挣脱了,他爬起来朝着门口跑去。叛徒万万没想到,郭本顺等三个人早已在门口埋伏多时,正等着他从门口跑呢。当这个叛徒刚跑出门口,便被周围埋伏着的几个人一拥而上制服了,并将他绑了起来。这个叛徒还在不停喊,皇军快来救我,独立大队把他押到村子的背后一处野地,将其绑在一棵大柳树下。这时候,叛徒似乎觉察到自己要被处决了,便向独立大队痛哭求饶,说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继续为八路军卖命杀鬼子。马老假装同意,便向这个叛徒询问了一些关于鬼子的情况,他结结巴巴地说了一些后,马老说,你这个叛徒罪恶滔天,怎么可能让你活着,让你活着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弟兄和那些无辜受害的百姓,我们要替他们报仇,说完,便愤怒地将叛徒枪毙了。后来有好奇得村民来这棵柳树下看了看,只见这个叛徒的尸体已被山里的野狼啃得只剩几块大骨头了。
由于汉奸通风报信,民兵队曾两次被日本鬼子包围。马老带领的民兵队很有经验,当时毫无惧色,冷静对待,依托河沟、山沟等复杂地形优势,有筹划地放枪,声东击西,积极跑动,与鬼子周旋,通过河沟和山沟巧妙逃脱鬼子的围捕,并且没有伤亡。
民兵队曾经创造过一举歼灭四个鬼子的壮举。1943年的一天,八路军独立大队20余人正在巴沟区域活动,突然接到可靠情报,日本鬼子掌握了独立大队的活动情况,正朝巴沟区域赶来,打算围捕独立大队。情况紧急,独立大队队长王守齐迅速集合大队所有人员,商量如何突围。独立大队迅速达成一致,从庄稼地里突围,由于庄稼地容易藏身,可作为掩护,对突围行动有利。王队长当即命令独立大队迅速向庄稼地里跑去,并随时提高警惕,准备战斗。马老跑在大队前面继续侦查周围情况,为大队指路。当独立大队跑到一处玉米地后,马老发现远处有一群鬼子正向这边赶来,而且向四周看去,远处四面均有鬼子,正向这里包抄过来。马老赶快向王队长报告紧急情况,王队长当即下令大家进入玉米地里,准备战斗突围。当时,日本鬼子并没有发现独立大队藏进玉米地里。王队长命令大家保持安静,千万不要出声。鬼子离得越来越近,独立大队蹲在玉米地里静静死盯着鬼子的一举一动。独立大队发现,虽然鬼子不知道他们躲在玉米地里,但却朝这边走来,被鬼子发现是迟早事情,情况十分危急。马老对王队长说,鬼子越来越近,很快就会包围咱们,咱们需要尽快想办法主动突围。王队长说先别着急,等鬼子靠近一些打他们个冷不防。鬼子走到离玉米地大概100米距离时,王队长跟大家轻声说,让大家等他命令,一块拿出手榴弹,同时扔出去,并朝着一个方向打出去。鬼子走近后,只听王队长一声令下,近20发手榴弹同时扔了出去,声声巨响顿时响彻大地,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手榴弹打得有些惊慌,王队长见机立即喊“同志们,冲啊!”大队近20人一起冲出,马老跑在最前面,向敌人冲过去,由于鬼子刚被手榴弹炸过,面对独立大队突如其来的突击有些不知所措,开始显得有些招架不住。独立大队的突击成功打开一个缺口,大队向缺口方向跑出去,独立大队边跑边回头开枪,但缓过神来的鬼子紧追不舍,和大队展开了一阵枪战,独立大队跑步飞快,依托当地地形地势,很快跑出了鬼子的包围圈。跑到山沟里隐蔽地方后,王队长集合了队伍,清点了人数,竟无一人伤亡。事后了解到这次战斗干掉了大概四个鬼子。这次突围打得干净利落,决策果断,行动灵活,突围成功,并歼敌四人,一定程度上震慑了当地的鬼子。全队也是齐心协力,不惧鬼子,表现得很英勇。更另马老多年后回忆这次战斗依然津津乐道的是,这次战斗没有伤亡,是小规模抗战里少有的没有伤亡的战斗。
马老回忆起一次和日本鬼子争夺要地的抗战经历。那是在1943年,马老所在的八路军独立大队接到上级命令,在鬼子到来之前,迅速占领东沟的一处山头。因为这个山头是一处战略要地,可观察附近大部分地区的鬼子动向,且易守难攻,利于伏击,要抢先占据,争取主动。当时独立大队迅速行动,凭借对地形的熟悉,率先占领了这个山头。
占领山头后,马老远远哨探周围动向,发现一大批鬼子正朝山头赶来。马老立即向王守齐队长报告紧急情况,王队长当即下令,坚守山头,争取打退鬼子。全体战士坚守山头各个有利位置,静静盯着鬼子的到来。待鬼子走近后,王队长一声令下,一起向鬼子开火。鬼子发现独立大队率先占领山头后,十分气愤,对山头发动了猛攻。独立大队和鬼子展开激烈对战,起初由于独立大队处于山头之上,依托高处位置优势,鬼子未能得逞。但鬼子并未放弃,一轮进攻没有成功,随机又展开下一轮进攻,一轮比一轮有力度,鬼子人数众多,并配有精良武器装备,而独立大队武器装备落后,弹药缺乏,且人数不多,经过鬼子的两三轮的疯狂猛攻后,独立大队虽依托地理位置优势,但还是有些招架不住。当时,情况危急,眼看鬼子就要打上来,王队长当即下令,迅速撤离山头,不做无谓的牺牲,等日后寻找机会夺占回来。大队迅速从山后小路安全撤出,保留了有生力量,继续活跃抗战。
马老说,在抗战年代,他们心里只有“赶走日本鬼子,杀光汉奸,早日过上太平日子”这一个信念,别无所求。为此,他们不怕危险,不怕死,也从来没想过会不会死和什么时候死,只知道每天站岗放哨,与鬼子作斗争,他们一见到鬼子就恨得压根疼,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打击鬼子,干掉一个鬼子心里就会乐开了花。
1945年抗战结束后,转入解放战争时期。马老讲,他与同村共七人参加解放战争,最后幸存者只有他一人。
1945年9月,马老参加了上党战役,时任独立营侦查员,当时他所在的地区长治还没有解放。上党战役发生于中国山西省上党地区(今长治市)境内 ,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成为第二次国共解放战争的序曲,也是马老参加的第一次大规模解放战争。该战役正处于重庆谈判期间,并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动作。马老回忆,当时毛泽东同志在重庆说如果上党战役打好,他就能安全回延安。上党战役歼灭了阎锡山所属的11个师的部队,使得阎锡山在第二次国共解放战争中未能对中共发动攻势。1945年8月15号,马老当时作为独立营侦查员,参加了攻打长治城的战役。当时日本鬼子已经投降,但是有部分日本兵还在长治城内还没有撤走,这对于八路军非常不利。于是独立大队准备攻打长治城,粉碎阎锡山部队及这些未撤走的日本兵的阴谋。据马老回忆,长治城当时建的很坚固,很难攻破,于是独立大队制定了一个方案,用棺材装了满满的炸药,运送至长治城墙脚下,成功炸毁了城门,攻入长治城内,消灭了城里的鬼子,占领了长治城。
1948年参加的淮海战役令马老记忆犹新,因为这场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的战役,打的异常惨烈。马老曾在淮海战役中一次打了整整七天七夜,当时马老被右胳膊被机枪打穿,两颗门牙也被枪弹击中,身负重伤,伤疤至今依然清晰可见。
自1948年参加完解放华北战役后,1949年4月,马老参加了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渡江战役,时任指导员。“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毛泽东的这首诗,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当时雄师过江的豪迈气概和壮烈场面。
之后马老又先后参加了解放大西北、解放西南、解放华中南等战役,一路打到云南境内。解放华中南时,当时马老所在部队向广东、广西进发,正如兵法所云,兵贵神速,马老回忆,当时解放军日行百里,急速行军,另国民党部队猝不及防。解放广西后,马老随军进驻缅甸10年,后到石家庄上军校3年,毕业后回到云南腾冲,两年后,即1960年被调入北京。
在解放战争期间,最令马老激动的一次经历是一人制服一个连的光辉经历。当时马老和一名通讯员作为先遣,大部队在后面整装待发,那天下着中雨,路面湿滑,马老一不小心滑落到小山坡下,马老当时看到下面有国民党一个连大概四五十人正在操练,他当时急中生智,手拿手榴弹,以其非凡的胆魄突然出现国民党连队面前,大喊一声:缴枪不杀!国民党连队当时吓得都把枪放到了地上,随后,大部队赶到,一个连的国民党兵被俘获,马老也因此立下了特等功。
据了解,马老在近8年的战争岁月中,身经百战,先后立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多次。由于时隔近70年,马老又患有脑血栓,当他再次被问到取得的荣誉时,有些已淡忘,已永远深埋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我们觉得这并不遗憾,因为马老参加战斗不是为取得荣誉而战,而是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而战。
马老讲,在抗战年代,他们心里只有赶走日本鬼子,杀光汉奸,早日过上太平日子这一个信念,别无所求。为此,他们不怕危险,不怕死,也从来没想过会不会死和什么时候死,只知道每天站岗放哨,与鬼子作斗争,他们一见到鬼子就恨得压根疼,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打击鬼子,干掉一个鬼子心里就会乐开了花。
采访结束后,我们与马老依依不舍的握手再见。我们内心中由衷的佩服这位在战火硝烟中不畏牺牲、顽强战斗的英雄。与马老交谈很舒服,很亲切,同时更让人感动,感动他那一幕幕英雄往事,感动他那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感动他那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豁达胸襟,感动他和夫人携手半个多世纪的恩爱与幸福。我们在这里衷心祝愿马老平安健康,长命百岁。